天天学术:滁州市小学校园手球运动开展现状分析

摘  要

手球运动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使我国手球运动的发展缓慢,这直接影响到大专院校手球运动的开展。手球运动作为一项能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顽强拚搏精神的运动项目,为适应 21 世纪人才竞争的社会,推广和普及手球运动为大专院校和运动队输出优秀人才,使小学生手球运动的发展迅速提高。本文以滁州市部分小学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滁州市小学校园手球运动开展现状,然后对滁州市小学校园手球运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滁州市小学校园手球运动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滁州市;小学;手球运动

Abstract

The handball movement has no broad masses found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andball movement in our country is slow, which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handball mov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handball sport as a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cultivate students collectivism, tenacious struggle of the spirit of sport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talent competi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society, to promote and popularize a handball sport talent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ports team output, the pupil handball sport is developing rapidly improved. Based on the part of chuzhou elementary schoo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ly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campus of chuzhou handball sports, then to the elementary school campus of chuzhou handball movement to carry out are analyzed, the problems of the last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developing the elementary school campus of chuzhou handball movement.

Key words: chuzhou; Primary school. handball

1 前言

1.1选题依据

我国手球运动发展缓慢,由于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了我国手球运动的现状应从小学的手球运动发展现状着手,从中了解中国手球运动发展不起来原因。分析和研究我国近年来小学生手球运动开展状况,进一步深化研究对手球项目普及规律的认识,分析探讨我国小学生手球运动水平如何提高,研究和建议新的思路和举措,为我国小学生手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奠定思想和理论基础。国内手球运动的群众基础薄弱,让手球运动在小学校园里推广和普及起来,让更多的小学生参与手球运动,通过体育锻炼和手球运动不仅强身健体,可以更好的促进文化课学习,做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国家复合型未来人才。

手球运动作为一项能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顽强拚搏精神的运动项目,为适应 21 世纪人才竞争的社会,推广和普及手球运动为大专院校和运动队输出优秀人才,使小学生手球运动的发展迅速提高。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国内小学生手球运动的发展现状,找出国内小学生手球运动与国外小学生手球运动的差异与不足,让手球运动在学校里普及推广起来,进而提高和完善我国小学生手球运动的技术水平,更想通过本人的研究成果给中国手球运动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推广与普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2文献综述

国际手球联会非常重视手球运动在学校的开展,作为世界上第一批国际体育组织,对学校教师开展了全方位的培训和教育。本着“有趣、激情、健康”,在第一阶段对教师开展了 5 至 11 岁儿童的课程培训。这些课程有助于使手球成为体育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为儿童成年后参与手球运动铺平了道路。同时对于在学校的手球课程分为了两类,分别是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一级课程针对 6-11岁年龄组,二级课程针对 12 至 17 岁年龄组,这种划分确保了课程内容和年龄组的技能和能力相适应。

手球运动在欧洲比较普及,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在许多欧洲国家,手球是继足球之后的第二大集体运动项目。如西班牙有 6500 多个手球俱乐部,登记会员近9 万人。克罗地亚人口仅 400 多万,但手球俱乐部将近 500 个,拥有会员 1.5 万人。法国有手球俱乐部 2400 多个,登记会员超过 30 万。这还不包括没有参加俱乐部但经常参加手球运动的青少年。在其他国家,如德国、挪威、丹麦、瑞典等国,手球也备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有了雄厚的群众基础,加上俱乐部之间、地区之间和本国联赛等比赛接连不断,手球运动自然会保持在高水平上。

国内方面。王建在《安徽省手球后备人才(小学年龄段)现状调查》10一文中指出安徽省开展手球运动的小学在队伍现状、小学球员现状、训练和比赛现状、学校管理现状、学校设施及资金现状存在着种种弊端和不足。

尹红福在《女子手球业余训练在普通中学的开展》11一文中指出在普通中学开展女子手球业余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庞大而又具体的工作,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后勤的保障;也需要教练员充分发挥其主导地位和作用。在大力开展业余训练过程中,要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手球兴趣,要抓住重点进行针对性训练。

周燃在《合肥市小学生手球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12一文中指出普通小学的手球器材与师资力量较传统项目学校是比较弱的,尽管在全国小学生手球比赛中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但小学生手球综合发展水平一般,而且运动员及家庭支持参加手球训练的动机是注重自身利益能够进入好大学。

杨继红在《论青少年手球运动员的选材》13一文中对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及身高、生长发育的生理特点、心理素质和神经气质类型等方面分析, 提出较为科学、合理的手球运动员选材模式。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从中国知网和相关网站查阅大量的相关手球论文文献,查阅各类体育学报与期刊,但是国内关于研究小学校园手球开展现状发展的文献资料较少而且不全面

2.2.2问卷调查法

从中国知网查阅的论文都是对小学校园手球发展的论述不全面,文献比较少,本论文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主要是对滁州市开展小手球运动学校的教练员发放问卷,为了保证问卷的真实度和回收率,问卷采用亲自发放和现场回收。

2.2.3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得到的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数据的统计,然后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

3 结果与分析

3.1 滁州市小学校园手球运动开展现状

3.1.1 手球体育课程开设的现状

小学体育课程是一门以增进小学生锻炼身体、促进身体健康为手段的课程。小学手球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手球技术、手球运动知识,提高学生体质,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运动技能,同时,还强调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校园手球盛行以来,小学手球课程的任务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运动技能等,在新的手球课程设置方案中,小学手球课程还要求手球教师在上课期间着重培养学生对手球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运动技能的意识。

从表 1 可以看出,滁州市 20所小学中开设手球课的有 5 所,占 25%;阶段性开设的有 12 所,占 60%;不开设的有 3 所,占 15%。这说明学校开设手球课的不多,大部分学校都是每学年的第二个学期阶段性开设手球课程;还有的学校甚至不开设手球课程。

表1.1 小学生手球课程开设情况

开设情况开设阶段性开设不开设
频数(所)5123
比例(%)256015

从表 2 统计结果看出手球课在体育课所占比重为 5%的有 6 所的学校,占学校总数的 30%;手球课在体育课所占比重为 10%的有 3 所学校,占学校总数的 15%;手球课在体育课所占比重为 15%的有 6 所学校,占学校总数的 30%;手球课在体育课所占比重为 20%的有 4 所学校,占学校总数的 20%;手球课在体育课所占比重为20%以上的有 1 所学校,占学校总数的 5%。可见,大多数学校手球课程在体育课中所占的比重为 15%以下,这个比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适当提高手球课程在体育课中所占的比重。

表2 小学生手球课在体育课中所占的比重

选项5%10%15%20%20%以上
频数63641
比例(%)301530205
3.1.2 手球专业师资现状

好的教师就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教师在体育课和训练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对优秀少年儿童的培养。所以建设一个有特色校园手球项目的学校就应当先抓好手球教师队伍的建设。体育教师是校园手球的执行者,是学校手球幵展的主要实施者。校园手球能否顺利开展,体育老师是其决定因素之一。我们对滁州市26 所小学的20名体育老师进行调查,其中18 名教师来自20所参赛学校的手球联赛带队教师,另外2 名体育教师来自2 所未参赛学校。表3 中调查了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情况。数据显示参加手球联赛学校的体育老师年龄集中在35 岁以下,占50%,这一阶段的教师将会是未来学校体育运动发展的主动力;36-55 岁之间的占45%。以上数据说明滁州市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

表3 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

年龄段35岁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以上
频数(人)10910
比例(%)504550

通过对带队教师调查发现,75%的教师学历是大学本科,13%的教师学历是硕士研究生。从数据结果来看,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学历层次都很高,说明教师的文化水平整体相对较高,如表4 所示。

表4 小学体育教师学历结构

学历层次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
频数(人)317
比例(%)1575

另外,我们对带队教师的专业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5。在带队教师中专业是手球的老师只占10%,而田径、篮球的各占了10%和35%。这说明在学校的体育师资力量方面手球教师是很缺乏的,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手球专业的体育老师,这对校园手球的开展很不利,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校园手球的顺利开展。

表5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分布

项目手球篮球田径健美操其他
频数(人)29234
比例(%)1035101520

表6调查分析了带队体育教师的职称分布情况,调查结果显示10%的教师为高级职称,35%的教师为中级职称,55%的教师为初级职称,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初级职称的人数相对偏高,而高级职称的相对偏少,说明带队教师职称分布不够合理。

表6 小学体育教师职称结构

职称情况高级总计初级
频数(人)2711
比例(%)103555
3.1.3 校领导对手球运动的支持情况

我们对滁州市26 所小学的26 名校级体育分管领导进行了调查,参与调查的80%的校领导都非常支持在校园中开展手球运动;但其中仍有10%的不支持;通过对这部分学校调查发现,手球不是他们的特色项目,他们以其他项目为特色项目,调查结果如表7 所示。另外,还有部分学校认为学生比赛和训练中容易受伤,领导怕担责任,也怕耽误学生的学习,所以有些学校领导不支持。

表7 小学主管体育校领导对手球运动的态度

情况支持不支持
频数(人)182
比例(%)8010

通过对小学专任手球教师需求度的调查显示,75%的学校很需要专业手球教师,如表8 所示。

表8 小学主管领导对专任手球教师需求度

需要情况很需要一般不需要
频数(人)1721
比例(%)75105

通过对学校场地设施满意程度调查得知,20%的学校手球场地设施能够满足需求,25%的学校手球场地设施基本满足需求,55%的学校场地设施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说明目前滁州市手球场地条件还很不理想,如表9所示。

表9 学校手球场地满意度调查

选线满足基本满足不满足
频数(所)4511
比例(%)202555

学校手球场地器材满足程度调查中显示,认为足够用和不多但勉强够用的仅占到25%。这表明滁州市小学在手球场地建设及器材配备方面较为薄弱,如表10所示。

表10小学生手球场地器材满足程度

选线够用勉强够用不够用十分短缺
频数(所)3548
比例(%)15252040

3.2滁州市小学校园手球运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 手球教材的缺乏,手球课程开设不足

通过对滁州市各学校手球课程使用教材情况的调查,发现滁州市各小学在使用教材上没有统一的教材,教材版本多样。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学校将《体育与健康》作为手球教材,这是不合适的,因为《体育与健康》不是专门针对手球学习的教材;还有部分学校使用校本课程做手球教材,然而校本课程为学校在校教师自己编写而成,教材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校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校本课程在编写过程中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调查中发现部分学校甚至没有教材,这就对手球教学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使得手球教学不能有章可巡,更不可能做到科学合理地安排和规划学习内容以及各阶段的学习时间。因此统一教材的缺乏首先在形式上就不能统一,那么内容上的科学合理安排就难以保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手球运动的顺利开展。

通过对小学生手球课程开设的情况调查发现,滁州市各小学中大部分都是阶段性开设手球课程,开设手球课程的学校仅有 7 所,而且对于阶段性开设手球课程的学校用于手球部分的时间也仅仅占了体育课程的很少的一部分。阶段性开设以及开设时间短会影响手球运动的开展,也影响学生对于手球基本功的掌握程度。

另外通过访谈还了解到阶段性开设手球课程的学校主要集中在每学年的下学期,授课的年级通常只针对五、六年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滁州市手球联赛的举办时间大都在每年的五月份。而对于低年级则连阶段性手球课程都没有开设,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太小,而手球运动又是一种对抗性运动,校领导担心学生受伤,无法承担相应责任,这就使原本应该打好基本功的年龄给白白的错过了。

3.2.2 手球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体育教师作为校园手球的领导者,在校园手球的开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小学体育教师大部分都是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学历高,说明他们都具有较好的理论功底。但是因为他们年龄相对较小,从事教学时间短,因此在教学经验上远没有老教师经验丰富。另外年轻教师虽然年轻有活力,一般都缺乏耐心,在讲授知识和动作的时候往往会急躁。滁州市手球专业的教师占很少一部分,绝大多数的体育教师都是从事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其它体育专业,这就使得在教学和训练中对手球技术、规则掌握不透彻,在向学生们讲解技术动作要领时会出现一定的难度。作为讲授者如果不能清楚的明白各知识点以及各动作要领,那么学习者就更不能掌握正确的知识和动作,这势必会影响学校的手球运动的发展。

滁州市每年都会邀请手球方面专家对教师进行集体培训,这说明领导很关注手球的开展,也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努力。有部分小学体育教师感觉通过培训,在理论知识和动作掌握以及规范程度上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还有部分小学体育教师感觉提高不明显,他们反应培训班过多的讲述的都是理论上的教学,在实践环节方面互动太少。出现了由于培训时间短,次数少,使得这些本身非手球专业教师理解起来比较缓慢,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

3.2.3 部分校领导对校园手球运动开展缺乏正确认识

校园手球开展的好坏与学校领导重视程度密切相关。通过调查发现学校领导对校园手球开展的重视程度都比较高。这些学校领导为了学校手球运动更好的开展,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如长期建立校手球队、各年级开设手球课程、经常与附近的小学组织手球友谊赛等。但是个别学校领导不太支持校园手球运动,主要原因是学校为新建学校,学生数量少,年龄小,基础差,担心平时活动和比赛时学生受伤。

3.2.4 场地设施和器材严重不足

随着校园手球活动不断普及和发展,场地缺乏和质量不符合要求成为了校园手球推广面临的又一重大难题。城市的快速发展,高楼大厦不断增多,把我们的校园越挤越小,绝大部分学校场地都不能满足手球的开展,使得手球运动开展受限。调查显示滁州市手球场地很多都不理想,有些学校甚至在水泥地上开展手球活动。由于场地设施简陋,导致很多小学生在手球运动中受伤。另外场地的数量也不能满足需要,而小学生处于打基础阶段,更需要通过大量的专项练习来巩固技能。滁州市出现了手球场地数量十分匮乏,与滁州市手球运动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另外,滁州市各小学的器材也十分短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原本器材数量就比其他体育项目器材少,随着校园手球运动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了手球,对器材方面需求度随之增大。其中也有其他原因,比如风吹雨淋造成球门的损坏、球网的损坏、护具的更换等,因为像如球门、球网、手球、护具等都属于耗材,需要相关部门财政的支持,需要随时补充。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ttxsai.com/news/3518.html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