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服务型政府作为一种基于公民为本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其构建离不开公民的有效参与。公民政治参与不仅会影响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进程,且对于构建有限、透明、高效、负责的服务型政府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贵阳市的实地调查,了解到该地区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并且存在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不足、公民不能充分享受知情权、参与途径不通畅等问题。因此需要政府和公民共同携手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发展。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公民政治参与;参与现状
引言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正处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构建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型政府是推进政府改革的重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然而,服务型政府的构建离不开公民的有序参与,通过政府与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实现由政府单向治理向多元化治理的转变。只有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到政府治理中,政府才能够知道公民需要什么服务,以及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方式。本文通过对贵阳市进行实地调查,探索该地区构建服务型政府中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此推动服务型政府的不断发展。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一)公民整治参与
公民整治参与是指,社区居民自发、有组织地参加社区管理工作,利用自己的力量和知识来改善社区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行为和行动。公民整治参与包括了居民参与规划、监管物业、安全防范、环保治理、义务消防、垃圾分类、社会监督、智慧安防等方面的工作。公民整治参与是通过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自我服务水平及法律意识;建立健全居民自治组织和相关制度规章;增强政府社区管理能力和履行承诺能力,从而实现提升社区整体素质,使社区管理更加公正、高效、便民的重要手段。公民整治参与,不仅能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能促进社区管理的民主化、市场化、法制化和智慧化,是社区管理的重要补充和支持。
(二)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是一种政府的运作模式,其最主要的特征是致力于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和利益,促进社会发展和福祉。服务型政府将公共服务作为其首要职责,并以诚信、公正、透明和高效为准则,不断改进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和期望。
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目标是以公民为中心,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正与稳定。为此,服务型政府需要充分关注公众所关心的各类问题,包括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在这些领域中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的公共服务,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总之,服务型政府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一种以公共服务为导向,坚持公正、透明、高效的政府运作模式,旨在满足公众的需求和利益,促进社会稳定与繁荣。
(三)公民政治参与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价值
公民政治参与是指公民通过各种形式和方式参与政治活动和决策。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民政治参与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公民政治参与能够提高政府的责任感和透明度。政府需要倾听公民的声音和需求,才能更好地为公众服务。通过公民政治参与,政府可以了解社会上的不同声音和需要,制定出更加符合公众利益的政策和措施,从而提高政府的效率和公信力。同时,公民政治参与还可以促进政府的透明度,让公众更好地了解政府的工作过程和决策依据,防止政府的权力滥用。
其次,公民政治参与可以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公民参与政治活动和决策可以让公众更加了解和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增强公民对国家和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度,从而提升社会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公民政治参与也可以促进各族群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民族团结和民族和谐。
第三,公民政治参与可以提高公民的素质和能力。参与政治活动和决策需要公民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政治、法律、经济等领域的知识和分析、判断、沟通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参与政治活动和决策,公民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最后,公民政治参与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公民政治参与能够推动政府制定更加符合公众利益的政策和措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公民政治参与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创新和改革,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公民政治参与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公民政治参与,建立健全的公民参与机制和平台,让公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政治活动和决策中来,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贵阳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为了能够真实了解该地区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走访询问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有关信息,再对其分析、整合,得出该地区存在着以下这个方面的问题。
(一)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尚有不足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会影响他们在构建服务型政府中所发挥的作用。公民政治参与的价值表现为它可以促进更加科学和民主的公共政策,但是公民价值的实现同他们的参与能力密切相关。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到该地区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民政治参与的整体能力比较弱,参与水平较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民对于参与公共事务的内容理解不够透彻。从图5可以看出有79.25%的人基本理解参与事务的相关内容,可以反映出人们对参与事务内容的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一方面,通过市民了解到政府部门没有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导致公民对相关事务信息掌握较少,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公民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参与事务的内容。另一方面,由于公民自身的限制条件对其中的一些专业知识不理解,也就不能够很好地了解和掌握其相关内容。
其次,在参与方式上未能进行理性选择。部分公民由于受自身因素限制,对于政府提供的一些参与方式,不知道其具体的操作流程,以及没能充分认识到公民政治参与的作用,从而选择一些不正当的方式参与公共事务。比如集体上访、暴力抗拒等,通过这些方式来达到参与的目的。
最后,公民对待决策结果的态度不够理性。公民政治参与政策的制定是为了使其更加民主、科学,政策的确立必然需要衡量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也需要人们的互相妥协;既不会满足所有人的利益,也不会采用所有人的观点,以至于部分参与者认为该政策不能满足自己的私利,心存不满,就对其毫不关心,甚至也不愿意配合相关政策的实施。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进程,并且不能充分发挥公民政治参与的作用,因此,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
(二)公民不能充分享受知情权
知情权是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前提条件之一,它可以让公民有机会获得对自己来说有用的信息,从而使实现个人价值成为了一种可能。在调查过程中,有人提及政府没有让公民充分了解到政策内容,公开程度不够深入。在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政府部门提前公开的相关内容只是表面层次,仅仅是政府想让公民看到的内容(比如规章制度),对一些信息资讯采取封闭或者半封闭的态度。当公众询问到为什么不详细公开时,行政人员不会做出及时回应。这些做法会妨碍公众参与到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去。公民政治参与同知情权有着密切联系,公民是否可以通过行使知情权收集到真实、全面的信息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否得到实现的前提之一[9]。
(三)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不通畅
公民政治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途径主要有政府提供的官方途径和社会提供的非官方途径,虽然当地政府提供了多样化的参与途径,但依然不能满足每一个公民的需要。通过图6了解到,该地区仍然有42.45%的公民认为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是不足够的。一方面政府对参与渠道的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没有选择一些让公民能够及时了解参与渠道的宣传方式。另一方面没有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导致公民不能通过社会提供的途径参与公共事务。
(四)公民政治参与缺乏有序性,呈现形式化现象
我们提倡的公民政治参与是规范和有序的公民政治参与,公民有序参与是指普通公民用正当的方式参与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并有效地影响政府决策的过程[10]。然而在实践操作中,有很多的无序参与,甚至出现一些抵抗、过激、暴力的行为现象,例如有些公民完全不同意政府制定的某些政策,则会去政府闹事,或者暴力抵抗政策的实施。虽然这种情况出现的不频繁,但出现了势必会打破当前社会的太平,以及导致当地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此外,公民政治参与形式化现象突出,虽然政府在不断完善参与途径、并扩展参与领域,但是有些公民政治参与活动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是为了走流程。如在选举过程中,都还没有让选举人全面了解到所有候选人的信息,而人大代表在选举前就已经内定了,选举变成了走过场,以致于有的人大代表不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并且也不会去了解民意为公众发声,形式化的选举会打击公民的积极性。
三、公民政治参与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公民受教育程度低的影响
表1文化程度与对内容的理解程度的差异
您的文化程度 | 总计 | X2 | p | |||||||
您在参与某项公共事务时,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程度是 | 小学及以下 | 初中 | 高中 | 专科 | 本科及 以上 | |||||
完全理 解 | 0.00% | 0.00% | 4.35% | 15.79% | 25.00% | 9.43% | 26.407 | 0.001 ** | ||
基本理 解 | 60.00% | 80.00% | 86.96% | 84.21% | 75.00% | 79.25% | ||||
完全不 理解 | 40.00% | 20.00% | 8.70% | 0.00% | 0.00% | 11.32% | ||||
总计 | 10 | 30 | 23 | 19 | 24 | 106 | ||||
* p<0.05 **p<0.01 |
通过使用卡方检验去分析公民的文化程度与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表1可以看出文化程度与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两变量在显著度为0.001的水平上为统计性相关;初中选择完全不理解的比例20%,明显高于平均水平11.32%,小学及以下选择完全不理解的比例40%,也高于平均水平11.32%。当地受教育程度低的公民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会影响他们的参与能力。公民受教育程度越高,那么他可以更深入的理解其相关内容,并且对国家的政策和制度,以及通过何种渠道参与到政治生活也有一定的了解,参与能力相对而言较高。
(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公民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状况下,公民政治参与度是不高的,人们会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追求物质条件上;如果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达的状况下,由于物质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当前的生活需求,公民则会把部分精力转移去关心政治事务,也就会更多的参与到政治生活当中。通过访问政府网站了解到,2020年贵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2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20元;2020年贵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4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35元[11]。由此得知贵阳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低于贵阳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该县参与公共事务所处的经济环境对当地公民的参与会造成一定的阻碍。并且当地政府虽然有重视政务新媒体的建设,但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资金投入不充足,从而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它可以带来的作用。
(三)公民政治参与机制不完善
首先,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政务信息的公开可以使公民实现其知情权,并且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保障。目前贵阳市主要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来对当地进行政务信息公开,然而该条例在公开内容、公开范围、以及公开方法方面没有进行详细的展开,只是一个笼统的描述,公民的知情权无法得到充分保障时,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必然是较低的。
其次,公民政治参与缺乏法律制度的保证。我国有关公民政治参与的领域、参与渠道、参与方式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一些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具有非强制性,以致于公民政治参与出现不规范、较为随意的现象,最终导致公民政治参与的无效性。除此以外,公民的监督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虽然当前已有出台有关公民政治参与的法律法规,但是对参与公共事务执行的监督方面却是较少的,涉及公民监督方面的内容难以落到实处。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