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目前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人口比重在未来三十年会持续升高,这必然会带来社会整体结构的改变,相应产生一系列广泛而深远的社会问题。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基本上是伴随着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这就使得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未富先老”的社会现象,特别是作为贫困地区的黑龙江省明水县,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矛盾日益突显。而建立一个“老有所养”的老龄化社会服务体系,为老龄人口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进一步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在公共服务提供和市场运作中实现有效的联接,使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有效、有序、有利解决,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需要重视和推进的问题。
关键词:明水县;人口老龄化;社会服务体系
一、绪论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也面临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就是其中迫切需要应对的问题。联合国认为,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据统计到2014年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2亿人, 占总人口比重的15.5%,养老金领取人员超过2亿人。老年人口总数还将进一步增长,到2025年将超过3亿人,2040年将达到4亿人。“如果人口总量峰值控制在15亿左右,全国平均总和生育率在未来30年应保持在1.8左右,否则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老龄化的定义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人口老龄化具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严重老龄化。
(二)老龄化问题的社会学理论
1、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人口老龄化将涉及我国如何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统筹城乡发展等诸多经济问题,其中养老产业涉及到养护、保险、医疗、旅游、保健、文化、房地产等诸多产业。对国家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县级产业发展,必将起到特殊的影响和支撑作用。
2、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人口学、社会结构学、伦理学、心理学、环境学等等学科,更涉及到社会所遵循的道德传统、法律规范以及文明发展方向,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来衡量,人口老龄化问题都将涉及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从各种角度综合分析和加之解决。
3、从政治学角度分析,人口老龄化必然带来一定的政治影响。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势必会对政府的执政理念和发展思路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管理组织形态和治理架构,也势必会带动政府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型,并直接影响到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三、明水县老龄化现状
(一)明水县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2020年,明水县总人口37.4万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6.8万人,占比达到18.1%,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为5.3万人,城区内老年人口数为1.5万人。60岁至79岁人口为5.7万人,80岁以上人口为1.1万人。纳入城乡低收入保障人群的60岁老年人口数为2.6万人。2014年,全县净增60岁以上老年人口3812人,增幅达到11.3%,远远高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全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离退休人员0.64万人,领取社会基本养老金人口数为 1.78万人,参加商业保险人口数为0.71万人。尚就业(包括经商)的1.49万人,纳入五保户供养人口为0.34万人。
明水县人口老龄化呈现明显的基数大、发展快、高龄化、农村重的特点,且这一趋势并未得到缓解。
近5年来,明水县新增60岁以上老年人口1.69万人,超过“十三五”期间增加的1.23万人,老年人口的年增长率已经从“十三五”时期的2.7%提高到现在的4.1%。其中,65岁以上人口5年增长0.32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增加3.62个百分点,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增长2.74个百分点。全县老年人口无论数量还是比重的增长都呈显著加快趋势,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日趋严峻。“十四五”期间,随着建国初第一个人口出生高峰出生的人群跨入老年人行列,全县将新增老年人口2.6万人,迎来全县人口老龄化第一个高峰,全县总人口将达到39.6万人,老年人总数将增至10.1万人,老年人占的比重将达到25.5%。到2025年,上世纪60至70年代人口出生高峰出生的人成为老年人时,全县老年人总数将越过15万人万,约占总人口的1/3强。
(二)明水县老龄产业发展需求状况
明水县作为我国大兴安岭南麓连片特困区的贫困县份,其经济整体实力比较弱,居民人均收入偏低,消费不足,特别是农村的状况更不容乐观。据明水县统计局2020年统计数据,明水县全年GDP总值为53亿元,人均值为1.3万元,仅仅达到2000美元水平,全年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只有23亿元,人均不足8000元,其中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5650元,其中将近1/3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刚刚达到省定贫困标准线以上。这样的经济状况仅仅满足“生存发展”,尚没有能力进入高层次的消费阶段,尤其是老龄产业消费。
老龄产业需求主要包括生存需求、日常用品需求、生活服务需求、金融服务需求、休闲服务需求、养老设施需求等几个方面。其中生存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随着明水县实施的县域整体脱贫计划,到2021年全县13.2万贫困人口将全部实现脱贫,并推行了二年巩固政策,包括老年人口在内的弱势群体将全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生存问题。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对于老龄产业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特别是服务方面,明水县也针对老龄产业发展实际,加大了政府性投入,出台和落实各种政策措施。推行了社会购买养老服务,放开老龄产业限制,引入社会资本进入老龄产业。全县新增社会养老机构3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从无到有,并实现城乡一体发展。引入域外养老机构一家,开展养生、保健、文娱等多项服务。加大社区资源整合力度,向社会购买养老服务,实现城区内5分钟半径服务圈网络服务全覆盖。
虽然明水县逐年加大养老资金投入,但与全县老年人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金融、地产、健康等较高层面的需求方面,没有能力提供有效供给。
(三)老龄产业发展路径
一是要不断完善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老龄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政府始终起着扶持、指导、催化作用,因此,建立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制订统一的政策、措施和具体实施办法,必将推动老龄产业顺利发展。政府有必要在老龄产业发展初期,根据老年人需求的成熟状况和老龄产业领域的发展特点,将老龄产业的发展加以正确定位,分阶段适时出台有关政策和措施,制定出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以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使得老年人的大部分需求尽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加以解决。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提高老年人口的购买力。制约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基本障碍之一,就是老年人收入水平普遍不高,购买力有限,“未富先老”。老龄人口收入的增长有赖于老年人口保障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保障机制的健全,提高老年人购买力水平的一个根本举措就是要加快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程,保证并提高老年人收入保障水平,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加大对老年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把商业医疗保险定位为对基本医疗保险的一种重要补充,多元化运作医疗保险基金,发展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加快经济发展,协调好代际之间的分配关系,促进尊老敬老的精神文明建设,保证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得到合理的经济赡养,解除老年人消费的后顾之忧。
三是要加强消费教育,引导老年人转变消费观念。要促进老年人消费观念转变,让老年人意识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适度消费是必要的。今后不仅要加大老龄产品和服务的宣传力度,还要扩大老龄产品和服务的宣传范围,积极引导老年人更新消费观念;同时应加强消费教育,提高老年人消费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向老年人普及消费知识,帮助老年人科学消费。
四、明水县老龄化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老龄化人口基数较大,农村人口和贫困人口较多
明水县是全国大兴安岭南麓连片特困区县份,全县经济相对落后,自然资源匮乏,农村人口比重偏大,贫困人口较多,加之老龄化程度持续加重,扶贫任务十分繁重。因为人口老龄化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明水县经济规模较小,劳动人口外流情况严重,形成大量的空心村,在不同程度上加重了人口的老龄化,农村养老形势会异常严峻。同时,贫困人口比重过大,对养老产业的消费和产业拉动都产生负面的影响,在农村许多老年人消费水平还处于生存消费的层面,许多家族无法支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文化等支出。
(二)政府性投入有限,且只能覆盖特殊群体
因为明水县一直属于国家级特困县,经济总量小,财政能力弱,基本上是纯粹的转移支付县份,自有财力尚无法解决工资性支出、公共经费支出等刚性支出,全县的公共事业和基础性建设只靠上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和申请项目资金,用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的政府性投入占比相对较小,许多养老设施建设项目因缺乏资金而停滞。由于自有财力不足,上级转移支付的财政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明水县在老龄化方面的政府性投入更多的集中于低保、五保供养、医疗补贴等几个方面,受益人群只集中在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总量小,覆盖面小,增幅小,不能有效的实现老年人口全覆盖。
(三)社会投入不足,难以形成良性发展
由于明水县属于贫困县的特殊县情,明水县人均收入一直居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特别是农村,受自然资源的限制,土地贫瘠,人均耕地少,农产品价格偏低,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同时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当地一些加工型企业正经历停产、转型阶段,房地产市场低靡,对经济拉动力减弱,影响当地就业和收入。由于收入增速减缓,对消费和投资的负面影响显现,储蓄率上升,消费下降,特别是养老产业支出明显减少,投资更是下滑严重。一方面不敢消费,一方面没处消费,老龄化产业形成扭曲的发展轨迹。
(四)社区服务力量不足,专业程度不高
由于老龄化产业具有公益性质的特殊性,其盈利性相对较弱,所以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对于老龄化产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因为明水县财政支持不足,政府引带能力降低,直接导致老龄化产业发展后劲乏力。这样的情况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社区服务能力弱化,服务人员流失,服务专业水平下降。很多社区无法开展有效服务,服务项目少,覆盖面小,服务时间有限,根本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特别是农村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开展社区服务。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